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》这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,作曲主要参考了一首古老的塔吉克族民间歌曲《古丽碧塔》。在黄荟老师的作品《天之山》中,也收录了一首《古丽碧塔》,编曲保留了原曲特有的音调,本民族歌者演唱,大家可以从中听到更加原汁原味的演绎。
《古丽碧塔》塔吉克族民歌
编曲:黄荟
演唱:阿洪尼克•多米提比克(塔吉克族)
作
品
赏
析
一曲《古丽碧塔》,响彻了帕米尔高原,不分男女老幼,不仅是开口即来,而且能风韵百般、妩媚千种地歌唱着这首被称为“竭尽天下最美好的词赞美女性”的塔吉克情歌。真是已经说不清这首民谣每天要被演唱多少次数了。
一曲《古丽碧塔》,竟使塔吉克人,使塔什库尔干,乃至使帕米尔高原名扬华夏。上世纪五十年代末,一个叫雷振邦的汉族音乐家登上帕米尔高原,一定是被这首万人传唱、魂牵梦绕的《古丽碧塔》所吸引,他用这首曲调编写了电影《冰山上的来客》的著名插曲《花儿为什么这样红》。歌曲不胫而走,流向大江南北,经半个世纪而未衰。
人说不听《古丽碧塔》,就不算真正了解帕米尔高原:这里有终年积雪、冰川高悬的壮丽景色。南端的海拔8600多米的世界第二峰——乔戈里峰,与北端的海拔7500多米的以“冰山之父”著称的慕士塔格峰巍然对峙,有如《古丽碧塔》音韵中包含着的磅薄与辽阔。
人说不听《古丽碧塔》,也就不能真正认识塔吉克民族:这是中亚古代土著居民中的一支。现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境内的塔吉克族虽人口仅三万,却构成了新疆诸民族乐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。塔吉克族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属于欧洲人种的民族之一,这个操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部语支塔吉克语色勒库尔方言的民族,有着温和的性情,坚韧的品格,勤勉的生俗,以及过人的艺术资质,有如《古丽碧塔》的歌声一般令人慰藉与亲切。
歌
词
大
意
古丽碧塔,迷人的仙女,芬芳的鲜花比不上你,世上没有任何语言能够形容你的美丽。
古丽碧塔,为了找到你,再大的风沙我不畏惧,为了得到你的爱情,千辛万苦也欢喜。
古丽碧塔,为了找到你,再大的风沙我不畏惧,为了得到你的爱情,献出生命也愿意。
析
赏
提
示
引子中时隐时现的是从远处飘来的塔吉克鹰笛的声音,代表这个民族最高特征的乐器是用雄鹰翅骨制成,往往两支对吹。因为环保的缘故,猎鹰早已被禁止,本碟所用的鹰笛,是专门从帕米尔高原采收的二十年前制就的一对鹰笛。
黄荟作品《天之山》
16周年纪念版 HQCDII
头版限量2000张
超豪华发烧音碟《天之山》,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统筹策划,著名音乐家黄荟作曲并担纲制作。本碟为继《云之南》、《东方大峡谷》之后,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国际化品牌的又一力作。 《天之山》在音响制作上亦堪称一流:通过高科技手段,将不同地点、不同格式的音响素材完美无缺地结合,这在国内尚属首例;录音师万小元在混音中匠心独运的音响创作,成为本录音作品的另一个亮点。与《云之南》相同,本产品仍由日本JVC公司执行录音监制。此次发行的《天之山》16周年纪念版音碟以HQCDII为载体,以上因素,确保本音碟具有极高的欣赏性与收藏价值。
黄荟,坚守着独立特行的创作观念
万小元,中国开创性的录音制作
人声器乐,新疆诸民族杰出表演艺术家加盟
这,就是新疆,这就是 天之山!
超豪华发烧音碟《天之山》,由著名音乐家黄荟作曲并担纲制作。本碟为继《云之南》、《东方大峡谷》之后, 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国际化品牌的又一力作。
《天之山》以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聚居地——新疆为音乐背景地,以集原生与现代手法为一体的观念,创造性地艺术再现了这片神奇疆土上诸民族的历史文明与艺术生活。
这一次
黄荟的音乐将带领我们
去找寻
久已失落的自己
......
《天之山》由十二首风格迥异、风范独具的音乐作品组成。其中,作为整碟音乐综合代表性风格的是凝炼了诸民族音乐特征的、飘逸浩渺又荡气回肠的《天之山》,以及以维吾尔族民谣为基础,揭示人类生存环境这一当代命题的风情浓郁的《塔里木河》;《丝绸古道》、《梦回楼兰》两曲是对悠久历史及古老文明的遥想。此外,维吾尔族风格的《木卡姆舞曲》、《阿拉巴里罕》、哈萨克族风格的《少女与冬不拉》、乌孜别克族风格的《黑眉毛的姑娘》等作品皆节奏激活、曲调优美、情趣谐谑;锡伯族风格的《摇儿歌》、塔吉克族的《古丽碧塔》、塔塔尔族的《老人的歌》,曲意悠缠、乐韵深远、美仑美奂;柯尔克孜族风格的《奴肉孜节》则以多变的节拍造就了独在的风情。十二首音乐虽是风采自在,却又相得互益,一气呵成,令你难以舍弃,一览无余。
《天之山》是以男女声重唱为主体的音碟,各个声部的出色表现,能使你从中尽领人声独有的多变声姿与魅力。除人声外,乐曲中还容纳了大量独特的东方色彩的音乐。许多鲜见的民族乐器,诸如弹拨乐器热瓦甫、都它尔、弹布尔、冬不拉,弓弦乐器艾捷克、胡西它尔、吹管乐器苏乃衣(维吾尔唢呐)、那艺(塔吉克鹰笛)、打击乐器达甫(手鼓)等,均有淋漓尽致的表现。
为使《天之山》尽展大制作手笔,力邀新疆诸民族杰出表演艺术家加盟,他(她)们的出众才艺,为本碟烙上了鲜明的风格印记。
制作团队
作曲、音乐总监:黄荟
混音:万小元
录音:万小元、亚地卡尔•阿不都萨拉姆、李小沛、王恒
作词:伊力、托塞 文案:黄荟、陈天鼎
音乐编辑:张晓红 音频技术:袁立军、沈援之 采样制作:辛力 录音监理:阎华
录音棚:麒麟童文化传播公司剧场录音室、中央电视台音乐录音棚一号棚、新疆音像出版社录音棚
声乐部分
男声重唱:三兄弟演唱组——袁小钢、宋战鹰、龙昊
女声重唱:孔雀演唱组——归海燕、张迪、归海洋、李力、孙雪、杨希
女声民谣三重唱:李玎、甄真、张璇
特邀维吾尔族歌唱家:乌斯曼•艾买提(木卡姆长调演唱)
男声独唱:阿洪尼克•多米提比克(塔吉克族)
女声独唱:买热木尼莎•肉孜(维吾尔族)
女声领唱:郭蓉、李琼
男声领唱:春蕾
男低音领唱:吴坚
维语朗诵:阿力甫(维吾尔族)
器乐部分
特邀维吾尔族艺术家:达乌提•阿吾迪(热瓦甫独奏、萨它尔独奏)衣明•库尔班(手鼓独奏、阿拉伯鼓演奏)阿不都热依姆(都它尔独奏)
特邀哈萨克族艺术家:叶尔包利•阿办(冬不拉独奏)
艾捷克:马合木提、艾克热木、古丽娜尔、依明赛都
艾捷克独奏:古丽娜尔•依明
维吾尔扬琴:阿不都热合曼•阿尤甫(维吾尔族)
弹布尔、都它尔:肉孜•买买提(维吾尔族)、阿力甫•斯地克(维吾尔族)
热瓦甫:阿力甫•斯地克(维吾尔族)
低音热瓦甫:马合木提(维吾尔族)
冬不拉:叶尔包利•阿办(哈萨克族)
低音冬不拉:沈非
曼陀铃:叶尔包利•阿办(哈萨克族)
吹管乐:杜聪
苏乃依:胡波
弦乐:中国交响乐团弦乐队
小提琴独奏:刘云智
印度鼓、阿拉伯鼓、中国大鼓、定音鼓、非洲鼓:陈崴
手鼓:王义东、王军、陈崴
纳格拉鼓:陈崴、陈庆、王义东、王军、陆勋
维吾尔铃鼓:陈庆
马林巴琴:刘瑛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